当前位置: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市级编办
夏县县委编办“四环相扣”构建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体系
  时间:2023-04-28   浏览次数:   来源:夏县县委编办   【字体:

夏县县委编办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优先优质均衡发展目标,按照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科学调剂”的思路,立足职能定位,通过“四环相扣”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,完善机构编制管理,着力解决公办幼儿园数量少、优质师资力量不足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,不断推动学前教育“扩容”“提质”,为夏县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。目前,全县乡镇均成立中心幼儿园,核定了事业编制,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。

一、调研先行,探清家底,当好机构编制决策的“风向标”。充分发挥县委编委常设机构作用,坚持问题导向,深入一线摸实情,着力发挥机构编制晴雨表作用,做好党委政府决策的风向标。一是对接教育摸思路。由编办主要负责人带领业务骨干对接县教育局班子成员,详细了解县委县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的远景规划,全面掌握局机关关于乡镇设立幼儿园的系统谋划,为机构编制调整理清工作思路。二是深入一线探实情。县委编办会同教育、人社、财政等部门深入11个乡镇中心校,开展专题调研,通过线下走访和座谈的形式,重点了解各幼儿园的建设情况、办园规模、在职教职工情况、学生情况、幼儿园管理、未来招生数量等情况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三是数据研判助决策。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,科学分析用编需求,借助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,仔细梳理教育系统实际空编情况,为科学决策用编计划提供切实依据。

二、严格程序,科学论证,把牢机构编制调整的“高压线”。紧扣党的政治机关功能定位,牢固树立“编制就是法治”意识,严格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,聚焦机构编制调整4个环节,增强机构编制事项全过程管控。一是强化学习明规矩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,坚持第一议题制度,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,深入学习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《中共山西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》,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牢记“红线”意识,树立“底线”思维,筑牢机构编制的“生命线”。二是论证调研保科学。坚持编委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,对于县教育局提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机构编制动议事项,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做好调研,提出意见并进行会商。对涉及机构编制管理、事业人员岗位设置、经费保障的相关事项,分别由县委编办、县人社局、县财政局提出意见,确保研判动议事项的合法性、合规性和科学性。三是优化方案促精准。根据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,县教育局对工作方案中的编制分配、岗位设置、职称评定、人员划转等环节进行修改和完善,为进一步调整学前学校布局,优化教师结构和编制均衡配置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三、全景扫描,盘活资源,控牢机构编制分配的“稳压器”。坚持严控总量、统筹使用、有减有增、动态平衡、保证重点、服务发展”的原则,运用实名制系统对教育系统编制进行全方位扫描,着力挖潜创新、盘活存量、统筹调剂,稳步解决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用编需求。一是系统调剂提效益。将原乡镇中心校的300余名幼儿教师连编带人划拨至乡镇中心幼儿园,在总量控制下满足事业发展急需,保障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办学需要。二是借力周转引人才。针对部分农村在园幼儿多、班额较大的现状,借助市级编制周转池,调剂事业编制约100名,核增相关教职工编制,用于农村地区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园,保障各幼儿园编制需求,同时加大人员招聘力度,及时补充幼儿园专任教师。三是统筹资源谋长远。按照“立足当下、兼顾长远、逐步提升”的思路,持续加强事业编制调剂精简压缩力度,撤销胡张乡初级中学、禹王镇初级中学和南大里学校等3所学校,将收回的空余编制专门用于保障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,有效破解编制资源不足和人才断档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四、雷达预警,靠前服务,争当机构编制管理的“排头兵”。在收到机构编制调整事项通知后,充分发挥行政审批雷达前哨作用,主动前出,下沉服务,严格执行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》规定,坚持创先、创优、创新工作理念,规范有序推进全县乡镇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。一是转变方式优服务。打破常规思维,通过转变服务方式,改变以往“被动”服务模式,采取主动服务、跟进服务,全面梳理各中心幼儿园需要办理的法人登记事项,及时告知、提醒尽快办理,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,提升服务水平。二是线上指导重精准。针对偏远乡镇,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,对开办资金凭证、资质认可事项重点进行详细说明,答疑解惑。三是压缩时限提效能。在确保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办理工作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,全面压缩办理时限,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申报资料提交齐全且符合要求的做到“即来即办”;对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、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,能按规定限时补全的,实行“容缺办理”。
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